市場韓雅麗 2025-07-14 08:28:39 來源:中國建設報
??據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數據,1~6月,全市一、二手住宅累計網簽成交5.1萬套,同比增長38.5%。日前,記者來到深圳,實地感受市場成交熱情。
??市場交易熱度攀升
??走進中洲迎璽項目售樓處,記者看到,價目表的“銷售狀態”一欄幾乎貼滿了“已認購”“已備案”標簽。“上半年成績比較理想,三期開盤當天就成交了約500套。”項目相關負責人說。
??在深圳,這樣的熱銷場景并非個例。今年上半年,深圳共出現3個“日光盤”,分別是龍崗區的深鐵閱云境、龍華區的恒壹紅山華府和光明區的滿京華金碩悅府。同時,珈譽未來花園、信義金御半山、鵬宸云筑等項目也持續熱銷。
??“2024年12月~2025年6月,鵬宸云筑項目4次開盤,首推實現‘日光’,后三次加推去化均在九成以上。”中建壹品南方分公司營銷總監劉紅說,每次推盤認籌量都遠超房源數量,基本保持在兩倍以上,購房者需要搖號購買。“目前東地塊謀劃的約1015套房源僅剩50套左右,進入清盤階段;下半年計劃推售西地塊產品。”
??記者走進樂有家萊蒙水榭春天五期店,咨詢電話一個接一個。“工作日時段,一部分經紀人在外帶看,另一部分在門店通過電話、線上等方式了解客戶的購房需求。到了周末,90%的經紀人都要外出帶看。”店長尤龍介紹說,上半年,門店二手房帶看量和成交量也實現同比上漲。“深圳是一個年輕有活力的城市,外來人口居多,購房需求一直存在,市場也會保持活躍。”
??房屋品質的提升也成為吸引購房者的重要因素。據劉紅介紹,在裝修方面,鵬宸云筑項目注重差異化設計、功能性。“每個房子都是南向的,采光特別好,還設置了靈活可變的‘X空間’,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調整。”購房者王女士說。
??政策紅利持續釋放
??在政策效果持續作用下,2025年上半年深圳樓市交出了一份相當不錯的成績:1~6月,深圳新建商品住宅網簽銷售約2.19萬套,同比增長41%;二手住宅網簽成交約2.92萬套,同比增長36.6%。深圳(不含深汕)新房去化周期為10.9個月,較2024年年底縮短3.3個月。
??“目前,購房者更傾向于品質好、區位佳的房子,房地產開發企業也針對核心地段、產品定位精準的項目,集中資源加快建設和銷售。”深圳市房地產和城市建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妍分析指出,新房去化周期繼續降至11個月以內,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進一步鞏固。
??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為,新房現房銷售占比提升,有效地保障了交付,提振了市場信心;二手房交易占比達到近年來新高,交易周期下降,掛牌和交易兩旺,促進了剛需和改善型需求良性循環局面的形成。
??政策紅利持續釋放為市場注入活力。上半年,深圳出臺住房公積金貸款補充規定,對購買本市首套房、多子女家庭購房及本市保障性住房的貸款額度設定一定比例的上浮。截至6月底,深圳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日均受理貸款申請同比增長47%,筆均審批金額同比增長49%。
??“住房公積金政策的調整,增加了對剛需群體的支持,降低了購房成本。”尤龍表示。“有客戶受政策影響調整貸款組合,增加住房公積金貸款金額,減輕了還款壓力。”劉紅說。
??市場預期穩步向好
??對于后續市場走向,深圳貝殼研究院認為,預計下半年樓市政策保持寬松,疊加“金九銀十”傳統銷售旺季和年底沖刺節點的雙重推動,市場成交活躍度有望高于上半年。
??李宇嘉告訴記者,深圳有望繼續保持同比相對穩定的態勢,即一二手市場的總需求保持穩定。其中,綜合性價比高的房子,將激發新房市場活力;二手房市場則有龐大的剛需作為基礎,夯實交易底部,購房基礎能維持一定的體量。
??“隨著前期信貸政策全面落地、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穩步推進、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擴圍增效,市場預期將趨于穩定。”李妍預計,在供需兩端政策協同發力下,全年深圳市新房、二手房交易量將保持穩定,進一步筑牢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。
報告|百城二手房價跌幅收窄,僅部分城市微漲
2025-07-11下半年二手房價仍具備下行空間。土地市場半年考
2025-07-10上海、杭州、北京包攬土地成交金額前三名。報告|近六成百強房企業績環增,投資積極性筑底回升
2025-07-09市場整體延續企穩走勢。住建部:多管齊下 更大力度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
2025-07-07持續鞏固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。北京最新部署:不斷優化房地產政策
2025-07-03完善“保障+市場”住房供應體系。“限外令”有望松綁
2025-07-02放松外資購房,大勢所趨。報告|房企持續精簡結構,區域合并與管理扁平化成主流
2025-07-01行業持續深度調整,眾多房企走上精簡結構之路。央行:持續鞏固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
2025-06-30完善房地產金融基礎性制度。
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
(2023-02)1571.9點
- 0.13%
- -0.91%
日期 | 指數 | 環比 | 同比 |
---|---|---|---|
2023.01 | 1569.9 | -0.97% | -0.14% |
2022.12 | 1572.1 | -0.92% | -0.11% |
2022.11 | 1573.9 | -0.12% | -1.08% |
2022.10 | 1575.8 | -0.20% | -1.01% |
2022.09 | 1579.0 | -0.02% | -0.87% |
2022.08 | 1579.3 | -0.04% | -0.62%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