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?一、企業根基:國企使命與城市共生的文化基因
??1. 四十年國企擔當,鑄就城市生長基因
??歷史沿革:從1984年貴陽市政建設開發起步,歷經國企改革浪潮,2009年戰略重組為貴陽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,2022年獲AAA信用評級,資產規模達2280億元,累計完成固投超1150億元、融資到位1230億元,奠定“城市建設主力軍”地位。
??文化傳承:秉持“筑造繁華,筑造幸?!背跣?,將“與城市共生長”寫入企業基因。近40年完成300余個市政項目,涵蓋貴州省首座市政立交橋——花果園立交(1993)、人民大道城市動脈、將軍山醫院(15天建成投用)等地標工程,深度參與貴陽從“高原盆地”到“中國數谷”的蛻變歷程。
??2. 黨建文化雙驅動,筑牢發展基石
??? 治理融合:確立黨組織在法人治理中的核心地位,實行“三重一大”決策前置程序。在代建項目(如東安新苑)中首創“工程+廉潔”雙簽約模式,將反腐防線嵌入建設全周期。
??? 文化體系:構建“12345”文化生態:
○ 1個定位:人本地產建設者
○ 2維愿景:城市一流開發運營商 + 國有不動產標桿
○ 3重使命:建筑生活美好、推動城市發展、賦能民生福祉
○ 4項價值觀:創新(產品迭代)、堅守(品質底線)、奮斗(攻堅精神)、擔當(國企責任)
○ 5類精神:從“工匠精神”到“抗疫逆行精神”的多維踐行
二、品牌創建:“翠”系IP的文化解碼與價值輸出
“翠微園里觀微景,錯落閣亭看綠蔥。”
??這是貴州著名作家米家明先生筆下貴陽人文地標的寫照,表達貴陽城市景致的優美,“翠”也成為黔地大美意境的縮影:
??黔地山河豐茂,風景秀麗如翠,
??貴陽天賦爽爽氣候。翠于人心
??老城眾多人文故址,總是隱于青山竹翠之下
??“翠”本義是指青、綠、碧之類的顏色,也有翡翠之意,一種玉石。
??筑城之“筑”亦通“竹”,自古以來,貴陽便以竹聞名遐邇,而[翠]色也正是美竹的顏色。
??在貴陽城投看來,[翠]不僅最能代表貴陽城市的底色貌,更是是這座城市悠閑、生態、煙火風華的合集。[翠] 字如一枚古樸蒼勁的印章,拓印在每一個貴陽人的心中。
??貴陽城投置業以國企的使命與責任,為貴陽美好人居不斷探尋、突破,尋找理想生活方式。基于貴陽生態的底色、城市煙火、都會人文、美好生活的薈萃,貴陽城投置業首創【翠】系,為城市人居貢獻理想生活的答案,與貴陽共敘美好。
??貴陽一一北緯26°世界仰慕的避暑之都,首個“國家森林城市”“千園之城”。
??“翠”不僅是筑城的外在色彩,更是這座城市的靈魂所在
??北緯26°天賦黃金旅游帶之上
??爽爽生態,爽爽氣候
??千園之城,森林城市
??貴陽,始終沉浸在翠綠的懷抱之中
??·····
??1. 何以成“翠”——地域文化的深度萃取
自然賦形:緊扣貴陽“千園之城”“避暑之都”生態本底,北緯26°黃金氣候帶與55%森林覆蓋率,將“翠綠”從視覺符號升維為生態價值觀。
文脈溯源:考據“貴竹”歷史(清末文人自稱“貴竹人”)、文昌閣隱逸文化,提煉“隱于繁華,歸于翠微”的貴陽居住哲學。市場調研顯示,72%本地客群將“親近自然”列為置業首因。
??2. “翠”系產品矩陣:文化場景的立體表達
產品線 | 文化內核 | 項目實踐 | 價值創新 |
隱翠 | 大隱于市的東方哲思 | 南埡山公園600畝自然滲透 | 首創“公園鏈式社區”:15分鐘銜接3大綠地系統 |
融翠 | 國際都會的進取精神 | 金融城芯8+1層低密洋房 | 金融精英圈層定制:引入共享辦公+云端會所 |
毓翠 | 老城文脈再生 | 噴水池歷史街區復興 | 文化地標共生:與文昌閣共建“非遺文化展廊” |
疊翠 | 山水棲居的當代詮釋 | 黔靈山雙湖度假社區 | 旅居模式突破:分時度假+托管服務 |
??3. 服務文化:“6全”體系重構社區溫度
機制創新:“6全”物業標準細化服務場景
??服務的本質,往往被簡單地理解為滿足顧客的需求或期望。然而,真正的服務遠不止于此。在貴陽城投[翠]系看來,更深層次上服務的本質是為人們創造更多的感動。
??當我們談論創造感動時,我們實際上是在談論一種情感的連接和共鳴。這種連接和共鳴源于對顧客的深度理解和尊重,源于對服務細節的極致追求,也源于對服務精神的不懈堅守。[翠]系“6全”物業服務體系,為業主全方面打造集安全、舒適、便利于一體的社區生活環境,構筑一個美好、溫馨的夢想家園。
??全時:無時不在,全天候24小時服務響應
??全域:無處不在,服務空間無邊際全域貼心照料
??全心:無所不能,讓奢華酒店級服務成為日常
??全速:智慧化服務系統,快速響應應答
??全齡:老、中、青、少每一代人的偏好習慣,服務全涵蓋
??全面:完善服務系統、充沛服務人員、多維度服務范圍,加碼高品質生活
社群營造:在翠系社區落地“三廳一街”
??公共會客廳(業主沙龍)、文化展廳(黔藝傳承)、兒童趣廳(自然教育)、主題商街(本地小吃非遺工坊),年度舉辦“翠鄰生活節”超50場。
??三、文化落地:從理念到場景的立體實踐
??1. 產品開發:文化賦能的價值創造
非標定制邏輯:拒絕標準化復制,每個項目匹配地緣基因
○ 案例1 息烽禧門御景:立足縣域改善需求,2018年以1.5億銷售額占據當地市場30%份額,驗證“文化適配”方法論。
○ 案例2 融翠洋房:破解金融城高密度開發現狀,通過垂直綠化+退臺設計使綠化率達40%,實現“城芯隱翠”。
空間革命:
○ 人文場景:毓翠項目復原青石板巷道,嵌入陽明心學語錄景墻
○ 自然交互:疊翠創新270°觀景露臺,引黔靈湖景入室
??2. 城市更新:文化驅動的有機生長
記憶再生:在文昌閣片區改造中,保留7棵百年古樹,改造舊廠房為社區美術館。
民生賦能:代建124所“百校攻堅”學校,運營“城寓”人才公寓提供3000套住房,踐行“居者有其屋”理想。
??3. 組織淬煉:文化內化的行動體系
工匠培育:通過“黨員質量監督崗”實現代建項目“零事故”,楊惠保障房項目獲“廣廈獎”提名。
廉潔防線:開展“清風工地”活動,建立供應商“廉潔檔案庫”,2023年信訪投訴量下降67%。
人才機制:32人團隊中高級職稱占比37.5%,建立“城投學堂”培養復合型地產人才。
??四、成果與展望:文化品牌的裂變效應
? 1. 三重價值驗證
市場層面:翠系產品溢價率達15%(對比區域競品),隱翠首開當月去化82%,拉動企業資產從6.8億向12億目標躍升。
社會層面:獲“貴州省禁毒突出貢獻企業”(戒毒所代建)、”貴陽市抗疫先進集體”稱號,民生項目惠及超10萬人。
行業層面:創新成果入選《中國房企文化白皮書》,“翠系模式”為國企地產轉型提供范式。
??2. 未來文化戰略
IP深化工程:
○ 建設“翠生活美學館”:集成黔藝工坊、生態科技展陳
○ 發布《貴陽居住文化綠皮書》:學術化輸出地域建筑理論
數字賦能計劃:
○ 搭建“翠系云社區”:連接線下空間與線上文化社群
城市共生行動:
○ 開發AR導覽系統:掃碼還原地塊歷史變遷
○ 啟動“老城翠脈復興”:改造10個歷史街區,植入社區花園系統
○ 成立“翠系公益基金”:年投入200萬支持本土文化傳承
??每一塊土地都有自己的特質,每個項目也都有自己的使命。在貴陽城投[翠]系看來,每一個項目都是孤品,都是跟地緣、跟未來的生活、跟生活在這里的人、跟對人生的哲學思考有巨大的關系。
??從“自然觀、文化觀、時代觀”出發,[翠]系的產品結合不同的自然環境、地域文脈、當地人的生活方式進行不斷的研究和創新。做最好的產品,實現中國人居理想,是貴陽城投[翠]系的產品戰略,也是貴陽城投持續踐行的社會責任。
??我們沒時間考慮過去,我們只是考慮未來。大膽地創造新的方法,新的理論,來解決我們的問題。用更好的產品,更好的服務,繼續創造更多的驚喜與感動。正如這地上的路,其實地上本沒有路,走的人多路了,也便成了路。
??結語:從“筑夢未來”的企業初心,到“與城市共敘美好”的品牌主張,貴陽城投置業以文化為刃,劈開了國企地產轉型的新通途。當“翠”從顏色升維為生活方式,當建筑從容器蛻變為文化載體,一條“文化軟實力即發展硬支撐”的中國國企特色之路已然清晰。正如企業精神的昭示——“踔厲奮發,勇毅前行,于無人處走出新路”,這既是貴陽城投的當下注腳,亦是獻給中國房企文化建設的時代答卷。